新华网天津4月30日电 29日,天津市“兵地融合”肉牛育肥项目签约暨启动仪式在北辰区举行。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、北辰区政府、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、新疆中新建农牧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。

近年来,天津市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,从政策扶持、技术指导、金融支持等方面,全方位支持肉牛产业发展。2024年底,天津市牛肉产量达到4.6万吨,同比增加44.8%,创天津市近年来牛肉产量历史新高。今年一季度,肉牛存栏达到18.44万头,同比增长4%。目前,全市备案的规模肉牛养殖场共计310个,存栏规模1000头以上的场有23个,肉牛规模化率达到68%,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
据介绍,本项目采用了“产业联动+双向赋能”合作模式,通过整合天津现代都市型畜牧业技术、市场优势和兵团农牧业资源、政策优势,以建立现代化肉牛育肥基地为切入点,构建从牧场到餐桌,集肉牛繁育、养殖、屠宰、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,着力打造跨区域产业协作样板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新范式。
新疆中新建农牧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兵团农牧业发展的主力军,具备全产业链运营能力和丰富的资源储备。此次与天津共同发展肉牛产业,不仅有利于天津市补齐肉牛养殖短板,做大做强现代畜牧业发展质量规模,更好满足京津冀消费市场需求;同时,也将为兵团优质畜产品“出疆入津”,完善区域布局,拓展全国市场,开创广阔空间。目前,首批4000头优质肉牛已进场养殖,未来双方还将在畜禽屠宰、精深加工、农产品贸易等领域深化合作。

“下一步,我们将研究制定与肉牛产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配套政策,为天津市肉牛产业加快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。积极引导银行、农担公司等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信贷产品支持肉牛生产,努力盘活规模肉牛养殖场生物性资产,着力推动活体畜禽抵押融资工作,为肉牛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。同时对接天津市农业科学院、天津农学院,组建肉牛产业发展技术服务团队,合理制定精细化饲养管理、肉牛选种选育、疫病防控等关键措施,优化技术服务,指导肉牛养殖场户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生物安全防护水平,实现降本增效,为天津市畜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。”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总畜牧师李晓东介绍说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