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天津12月2日电(记者尹思源)自从家里安装了可视化门铃等无障碍设备,今年34岁的听力障碍人士方银银就再也没有为听不到敲门声发过愁。
方银银佩戴着人工耳蜗,能够和人正常交流,一旦摘下耳蜗设备,她的世界只剩下一片安静。“有了这个可视化门铃,我一方面能够通过屏幕看到有人来访,还配备了一个感应器,门铃响起的瞬间会发生震动,生活方便多了。”方银银开心地说。
如今,越来越多像方银银一样的残疾人在无障碍改造工作中受益。
今年初,天津市2023年20项民心工程中提出,对有需求且具备改造条件的困难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,适配无障碍设施,全年不少于3000户残疾人家庭受益。国际残疾人日即将到来,记者从天津市残联了解到,截至目前,天津共计完成5381户(件)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,已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数。
天津市残联维权部干部周超介绍,天津市残联充分运用残疾人数据库,对超过1.6万户残疾人开展逐人逐户摸排,结合残疾人需求和家庭现实情况,优先安排确定了5000户重度、“一户多残”、“以老养残”等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。
残疾人家中的无障碍设施。新华社记者 尹思源 摄
“我们针对行动难、做饭难、如厕难、洗澡难、出行难等不同需求特点,量身定制、量体裁衣,为每一户家庭设计个性化的无障碍改造。”他说。
对许多残疾人来说,“出门”是一件难事。“下楼不方便”“没地方休息”等问题,让残疾人群体的出行半径一再减少。如何做好公共区域的无障碍改造,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说起小区的无障碍改造工作,今年78岁的残疾人彭汉英叫好连连。彭汉英在一栋老房子的五楼居住,他介绍,由于老房子没有电梯,患有偏瘫的他每次下楼都需要“全家出动”。“每年都需要去社区医院做2次治疗,很不方便,有时甚至需要拨打急救电话才能解决。”
半年前,楼栋的公共区域进行了无障碍改造,楼梯墙体上安装了扶手,他的生活半径由此扩大了不少。“依靠着楼道里的无障碍设施,只需要一个人扶着就能上下楼,不但解决了就医问题,天气暖和的时候也可以多出去活动活动。”他笑着说。
彭汉英居住的楼栋内安装的无障碍设施。新华社记者 尹思源 摄
“当前,残疾人群体面临的困难之一就是信息获取能力不足。”天津市南开区残联副理事长陈旭光介绍,从2022年起,南开区连续两年开展残疾人信息无障碍设备进家庭工作,针对视力、听力障碍等类别残疾人,按照“一户一策”“分类实施”原则,安装智能语音设备,可视门铃等信息无障碍设施。
“有了它,我每天的生活丰富多了!”今年70岁的视障人士李锡顺家中,有一台智能语音设备,李锡顺熟练地发出语音指令,设备瞬间播报出时间、天气等信息。“我一直一个人住,每天的娱乐生活就是听听收音机,对时间的概念也不是很清晰,现在不但能随时知道时间,还可以用它听听新闻、听听音乐,无聊的时候还能跟它聊聊天,每天开心了不少。”
今年9月1日,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施行,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。下一步将如何加强这方面工作?天津也正在逐步探索。周超介绍,今年年初,天津市残联参与修订《天津市无障碍设计标准》,全面提高无障碍通行设施、无障碍服务设施、无障碍信息交流设施三类设施的无障碍水平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听取吸纳更多残障人士的意见,确保新建无障碍设施合格、管用、舒适。”周超说。